电话:1760603074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资料文库

教育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5-31

教育专业论文篇1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篇2

对于地方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而言,全程实践教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在和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贯穿于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的过程。无论在时间分布、规模形式还是实践内容上,它有别于过去“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也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的实践学习,全程实践教学更突显实践性,注重全程化,有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实践内容丰富,在增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提高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方面效果显著。

(一)从核心理念上来看,全程实践教学更突出实践性,注重全程化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决定了其养成时间及过程绝不可能一次成型,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养成需经历一个“外化—内化—外化”的过程,即首先要从认知上进行教育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其次内化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再次通过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长期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容易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分隔开来,课外实践学习变成课堂理论学习的附属品,而全程实践教学旨在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内外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突显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实践的全程性,是一个四年一贯、连续不断的养成教育过程。

(二)从操作过程中显现,全程实践教学更体现过程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虽然着重实践教学环节,却弱化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功能。全程实践教学着眼于实践教学的整体性,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系统梳理、整体优化,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巧妙地将各个阶段、多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随着实践环节的计划性引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自然而然逐步养成。以新乡学院为例,教师教育专业第一学期开设“专业思想导引课”,邀请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务主任、优秀教师进入大学课堂,并安排学生走进中小学、幼儿园参观,了解教师职业工作的基本特点,确定自身教师的职业认同性;第二学期主要通过观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体验教师工作,初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的常规教学活动;第三、四学期观察并记录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言行,进行模仿学习,在大学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背后的实践性知识;第五、六学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实践操作,“在做中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第七学期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在模仿、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实践,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第八学期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教育教学活动的记录、调查与分析,撰写实践论文,并进入职业选择与定岗阶段。

(三)从师生关系上来讲,全程实践教学引用双导师制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显著作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多是在高校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活动,而全程实践教学采用双导师制,即在高校配备专业导师,同时在中小学、幼儿园聘请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大学专业导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其职业发展,在四年时间里使得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技能得到全面、系统的指导和训练,综合能力与心理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的“无缝对接”。三、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经过实践探索,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再觉得理论枯燥无用,而是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凭着理论知识进入一线实践,理论和实践交叉融合,螺旋上升。通过对新乡学院2013级教师教育专业发放《全程实践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的学生对实践改革模式持积极参与的态度,33.7%的学生愿意“尝试看看”;48.7%的学生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中小学指导教师,26%的学生觉得实践过程中接触的中小学生、幼儿给予自己的影响最大;62.6%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思想导引课”的开设很有必要;97.3%的学生认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对自身教师素质提高有帮助。实践合作单位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也普遍反映全程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便有机会接触一线实践,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深化与反思

(一)实践参与者的反思与提高1.实践者的角色转变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师范生在参与全程实践活动中会发生“学生”与“教师”角色的来回转变,也同时承担着既为“学习者”又是“教学者”的双重角色。多重角色之间、新旧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而处理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就是角色学习,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学习、观念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扮演。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对实践参与学生平等对待,不要仅仅把他们当成被指导的学生,而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同行,以加快他们的角色适应。角色转变是全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当实践学生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现场,只有深刻地以教师的角色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教师的职业要求,这时候所有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概念便开始和实践融合,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2.实践者的态度意愿问题态度和意愿是决定实践者参与行为的投入度和深度,如果实践者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投入度,会更有助于全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呈现。实践者的态度和意愿一方面来源于个人内在的动机和需要,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给予积极引导、动员,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积极强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能够发现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用之有效,便可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二)实践内容的细化与深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个体的经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靠知者的“告诉(telling)”,而在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personalexperiences)”所得。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很好地回答了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过程。20世纪初,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教学思想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实践层面的操作具体化。全程实践教学就是倡导从做中学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如何做,需要基于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计划,要细化实践内容,否则学生进入实践“场”后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处于茫然的状态。全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学期发展循序渐进,整体上来讲,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应该是学徒型,主要是观察学习,以模仿为主,对实践环境和活动内容有全局的了解,分析教育现场的事件、行为;三年级是应用型,以实践为主,边做边学,边实践边思考,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在实践中应用、检验;四年级是融合型,在前期模仿、应用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结合个人特点与优势进行创新实践,逐步成长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新秀。要促使全程实践教学内容得以深化,不停留于表面,需要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团体的形式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焦点深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外显行为到内在心理,从行动到知识进行总结、思考、内化。


教育专业论文篇3

论文摘要: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教育,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招生计划)、规格(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学校本位。高校观念上固守传统上的“卖方市场”,专业的选择主要由高校来决定,学生在填报志愿中的专业选择只能表达一种意向,最终是由“众人”选择的结果来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规定好的,没有选择。专业这种“生产型”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单纯的“人才生产型”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学校培养模式还没有从计划支撑的模式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转变时,专业设置中缺少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专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数量的扩展,单纯地以专业“冷热”设置新专业,缺少对专业建设的论证和特色的思考,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最终使专业“生存期”缩短,培养的人才“低附加值”过剩,造成教学资源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微观上的利用率不高。倘若从现有的专业总数和在校生的总量来推断,如果专业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不可能再有热门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社会急需人才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二、对传统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1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我们所实施的高等教学是通过专业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从而使专业成为组织的单元。对专业教育的改革,除了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重要的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即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目前,我们实施的分大类招生在本质上不仅为了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以学科来组织我们的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平台提供我们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通过学生的选择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从体制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体现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从社会角色定位和课程的组合方式的角度理解专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专业形成性,增加专业设置的活力。

2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由于专业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型结构,专业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学校的一种资源,从这一角度理解很难对专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一个专业必须依托相应的学科,这也是我们专业构成的基础。但由于我们过去专业设置过多地从学科的逻辑体系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科内在逻辑成了我们评判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的是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专业的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完整性以外,还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评价我们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综合以上论讨,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学校的办学定位,这是我们设置专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形成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基础。其次是培养目标,这是我们确立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设置专业时应明确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复合性人才或应用性人才等。第三,素质能力要求。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能做什么,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描述和可以评价的标准。由于过去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脱节,使培养目标“虚化”、素质能力标准“泛化”,无从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第四,学生个体需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异质性增加,用统一标准或过于刚性的模式来形塑学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使我们的专业设置符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出的“三个符合度”的要求,即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相符合;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相符合。

“专业”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到进一步实体化的倾向,其弊端逐步显现,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战略转变、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从思想上打破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和专业的实体结构,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力求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限制,实现由“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转变,以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教育专业论文篇4

必然带来了培养手段的迥异。而培养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对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现其培养目标必定要走“学院派”的常规培养路线。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科相同,培养手段通常是让培养对象从档案学的历史来源、基础学理入手,加之情报学、图书馆学、文书学等临近专业、学科和公共课程的研修后,使其档案学知识由浅入深地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具有一定档案文献、史料编研的能力,以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一定的学习年限,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程师”。对于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来说,实现其目标必定要走“职业派”的特殊路线。为了使“非档案学”专业的档案人员快速达到从业水平,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故培养手段往往侧重于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其课程设置也较为务实且针对性强。比如,“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会计与声像档案管理”等。而宏观、学理性的课程,如“文书学”、“档案发展史”等则分量较轻,以此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人”。

二、培养师资不同为了使培养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养师资的选择就成为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说,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人,其本身一定也是“建筑工程师”;而培养“建筑工人”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建筑工人”。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较高的学理知识和文献、史料编研能力的档案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教授、讲师等诸如此类的“学院派”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档案学动向,参与并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编研造诣。同理,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操经验,多年从事档案行业的监督指导人员,以及相关行政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常年接触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熟悉档案整编的实操流程,对于部分机构特殊的档案管理状况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总之,由于培训目标和培训手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在师资来源选取上要有所差异。相同性质的师资培养相同性质的学员体现出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师资侧重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两种培养模式的本质差别。

三、培养周期不同

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可以说是“道”与“术”的关系。所谓的“道”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编研;所谓的“术”更侧重于实践,知识结构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由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训手段、培训师资的侧重不同,故在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培养周期要远高于后者。就前者而言,培训周期一般为几年(无论是本科阶段或是研究生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培养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学科敏感性的养成;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培训目标、手段较为有针对性,主要关注于档案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故其培训周期可以精华至一周或十余天。

四、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46-01

1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失误

在语言学科的教学中,语言文字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语文的教学就是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素质进行培养,也就是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要想将学生的能力予以快速良好的培养,就必须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中专老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总是忽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把阅读课作为文章分析课进行讲解,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文章结构框架的分析。在全套的语文教材中,“语体”知识在里面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但是并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对于相关的知识短文,语文老师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讲解,讲解的内容只趋于表面化。就语体知识而言,老师应该把课文中语体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课后的练习题也应该让学生在课后予以完成,并在之后进行课题的讲解以及答案的公布。总之,在中专学校的教学课堂中,语言文字的感知品味和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点缀”,不能成为阅读课的教学重点。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也只是单纯的从文章结构进行讲解,对于语句的连贯性、词语的合理性训练的时间非常的缺乏。在学生写作的文章中,频繁的出现错别字和病句,语段中语句的顺序也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性,老师在进行作业的修改时,也只是单纯的标注错误之处,并不进行适当的修改。

1.2教学过程轻视操作训练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课文的分析,老师在课堂上演唱独角戏,学生参与的机会极其少,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自导自演。对于说和写来说,老师只重视训练的形势和次数,对于学生的训练结果和训练质量都不予以检测,导致学生的训练不踏实、不深入。人的基本素质是在不断的操作和训练之下形成的,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也是如此,只有在不断的训练和操作之下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要想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必须加大训练的强度和力度,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之下才能进行有效地培养。但是在教学中,老师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写和说的训练上,开展的训练课程也非常的少,学生的写作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半成品,甚至是废品,在作文派发下来之后,学生也不对错误之处进行修改,弃之一边,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提高。

2针对问题探讨出的解决对策

2.1加强理论教学,钻研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专学校面对的挑战和困难越来越多,从1998年开始,中专学生都是在学校的安排之下进行工作,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中专学校面对的一大难题。站在老师的角度进行分析,老师应该加强理论的教学,钻研教学规律,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识水平予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尽可能多的阅读中外教育学家的教学论著,对教改专家的经验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站在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学校应经常性的邀请专家进行教改动态的讲解,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教学的第一信息,以此来开阔语文教师的视野;学校可以组织老师开展观摩课,在一定的时间段举行教学技能的比赛、课堂研究以及教改实验,不断补充老师的教学知识,从而提高老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2.2加大语言教学力度,强化操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1)合理的利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科学元素和艺术元素进行巧妙的组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在现在的中专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教材,在众多的教材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如“国家教委司职教组织编写的《语文》,该教材一共分为四册,该教材的具有明显的中专特色,在教材的编排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文体知识和文章知识的编排上,按照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行分序编排,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内容都明显的表现出来,推动老师的正确教学。

(2)进行扎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加强学生写作的训练,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写作之前,老师应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理顺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在写作之后,老师应把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及时的修改,将存在的问题标注出来,并为学生编写出修改的思路,在写作作品派发到学生手中之后,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作品的修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样学生写作出来的作品才能从“半成品”转变为一个“成品”。

参考文献

[1]郭敬.浅谈中专语文教学[J].神州(上旬刊),2011,(11):29.

[2]亢华.浅谈中专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206.


教育专业论文篇6

1.有利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两个方面就是会计专业汉语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将法制教育有效融入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中职会计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开展汉语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实现职业教学培养的根本目标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思想的教育、行为的规范,培养和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使教与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3.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职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只是单纯的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而且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学目标并不能只局限在对知识的传授上,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与法制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其核心就是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如何在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

1.找准会计教材中知识点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

与其他汉语教学相同,会计专业汉语教学的内容同样是以听、说、读、写为主。不同点在于,其他汉语教学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而会计专业汉语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都是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专业内容,比如说账户、资产、负债、财产所有权、会计核算等等,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更好的掌握与了解。在明确教学内容之后,教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教学中的知识点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比如说:在会计专业汉语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与经济管理、会计监督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选取一个最为合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会计活动中相关的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利益不仅仅关系到国家,而且对个人也会产生极大影响。例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利用自身的工作便利,有目的的开展会计舞弊行为等。这些行为不仅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而且一旦被揭发对个人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巨大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遭受牢狱之灾。

2.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制教育素材

就目前会计专业汉语所选用的教材来看,其中或多或少都涉及了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联的内容,为了能够将法制教育有效的贯穿到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对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法制教育部分进行详细剖析,并在课堂上重点讲授,以此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法律知识进行掌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比如说,教师在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进行讲解的时候,便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贯穿其中,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3.利用案例进行直观的法制教育

在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巧妙的利用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能直观地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坚实的法律基础。如在教学“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记账规则”。“会计凭证“等内容时,结合知识点内容中所蕴含的法制元素,举出具体案例,用案例事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法律法规,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受到了法制教育。

4.在学生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贯穿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融入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单纯的依靠专业知识的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要有实际操作的有效配合。因此,为了能够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教师在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必须要精心设计,以此来将法制教育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来。比如说,在对“会计凭证”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就目前会计凭证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名称、数字、金额、日期、编号、摘要、汇总、凭证格式等,虽然这些内容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如果工作人员粗心大意,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尤其是金额数字,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通过指导填制会计凭证。让学生充分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的有关法律规定,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而且也会实现法制教育的目的。

5.在写作练习中贯穿法制教育

在写作练习中贯穿法制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说,教学生练习写简单的条据和较复杂的商品说明书、合同、协议书、意向书等。这些写作内容大都使用在经济领域,并且都具有写作格式固定,写作的实用性和语言的平实性等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教学生练习写作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将法制教育更好的融入到会计专业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据,把握好尺度,潜移默化的进行法制教育。虽然会计专业汉语教学和法制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二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利用起来,充分挖掘二者的结合点,并以教材为依据开展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每部分内容在课堂中占据的比例,不能将会计专业汉语课程上成了法制教育课,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制教育元素。其次,对法制教育的融入,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而是要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法制教育的融入要自然、贴切,不能是外加的或牵强附会的,切实的将学科法制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学融为一体。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所举得例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要体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和事例典型等特点。同时,要注意授课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四、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篇7

[论文摘要] 人文教育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关键的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这条途径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存在着六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大力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此可采取多种措施。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之相适应,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也一直在进行。在反思的声浪中,有一个声音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中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相对于条块分割、画地为牢,专业细分而视野局狭,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等等问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更为令人焦虑的。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在如何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方面探讨不够;二是在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方面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重视和探索不够。本文主要就第二个方面谈一下具体看法和建议。

一、强化人文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在谈具体的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之前,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文教育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个定义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对人文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从这个定义中人们很容易得出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教育这一推论。但在大学中强调人文教育的目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社会、自然、他人与自身的问题,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文知识只有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个人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只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才能体现出人文价值,上升不到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提倡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还要成为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心智,开阔境界,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缺乏精神与道德“底线”而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之事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伤熊事件”、“火烧自家房屋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这几起事件的当事人缺少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缺少人文精神,缺少人文关怀。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措施

在中国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的措施有三种:

一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达成人文精神培养之目的。但如果目前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以考察记忆力为特点的考试模式不加以彻底改变,通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通过开设大量人文讲座的方式效果会更佳,因为听讲座时,学生卸掉了对“通过”和学分的功利追求。

二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这方面做好了功效甚大。这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是塑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中浓厚的人文氛围就像一个大“气场”,它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作用。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大学的主流文化是专业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内容的60%~70%,占绝对优势,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从时间上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所以,人文教育只有进入专业教育这个主阵地,才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大学教育。从世界各国来看,都是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且为了强化人文教育,逐步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比重。

第二,专业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关注点和个人今后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在行为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大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依靠全体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马毓义教授所说:“倾盆大雨,只能雨过地皮湿,只有经常下毛毛雨,地表才能湿透。”专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就如同毛毛雨的作用。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

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并不需要专业教师另外寻找人文素材,只需直接应用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就可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从表面看,专业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后面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仍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它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时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把专业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是每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内在需要。三是专业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所以解释自然的语言——科学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更是专业的境界,正是丰富的想象力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使自然、艺术和专业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是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的,将学生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

其次,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它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及对科学本身的态度。专业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从而完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通过专业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专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三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科学信仰,专业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第一,从专业知识延伸。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这些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拓展开来,讲授给学生。如讲授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第二,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相应的人文精神。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布置团队型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第三,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一节课讲下来,课程内容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但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师的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好教师,用认真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为学生做一个榜样。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孟母三迁,是因为她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同样,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培养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正是在这种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接受了蕴含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养成了活泼、宽容的品行,强化了民主、团结精神,人文随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中。

第五,与学生共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体验、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由此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很多人生的哲理,在感悟中提升其人文素养。

第六,以教师的人本关怀去影响学生。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J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人格影响,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育专业论文篇8

幼儿教育重在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常规教学需以游戏为主,倡导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而这一切都同音乐教育形影不离。不论是儿童故事、儿童剧、歌谣、舞蹈律动还是其他游戏设计组织和幼儿智力和身体协调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元素。因此,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属于学习音乐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活动的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中的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基本涵括读谱能力、听音能力、节奏能力以及和声、创编能力的综合训练,经过严格规范的教学训练,可以具备较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发展史知识和较强的音乐欣赏能力、器乐声乐表现能力。鉴于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而幼儿课堂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几乎都与音乐有关,幼儿需要从舞蹈、歌唱、器乐弹奏和音乐剧中学习愉悦身心的节奏、和谐美妙的声音,体会优美氛围的环境创设,一个不懂得音乐内涵、不理解音乐和不会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人,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各种声音排列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所以,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一定首先重视音乐素养的基础教育,只有给学生坚实厚重的基础,才会使他们拥有将来持续持久的专业发展能力。

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政策利好刺激,近两年学前教育事业有了跨越式、爆发式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各级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加快提高培养速度和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但是,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都需要几个完整的包括计划、实施、反思、调整、提高、完善等教育环节的发展周期,以努力适应社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变化需求,才能获得一个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大而快的发展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对音乐素养教育未给与高度重视。大多学校的学前专业非常注重基本文化理论课程,特别是初中起点专科,在课程设置上为了体现全科教育,只注重了文化理论厚重扎实,语数英理化史地生政各学科齐全,三学六法必修,却忽略了幼儿教师最为需要的音体美课程,而其中的音乐课程再分散到键盘、器乐、声乐、合唱等门类中,每周学生只有三十几个课时,音乐素养类的乐理视练和声欣赏教育教学时间少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一定要在教育思想上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更加注重教师教育技能教育,首先加强音乐素养教学,必须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在教学时数上对音乐素养课程予以保证,并引导教育学生在音乐素养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音乐素养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所有艺术类包括语言类技能的必须基础,其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技能学习和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二是急功近利思想影响音乐教育教学。毋容讳言,各类学校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扩招速度和办学规模迅速加大,使学生入学质量根本难以保证。且不说学前教育招生现在基本没有了入学面试,艺术技能考查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入学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高考或者中考成绩。如此一来,虽然我们搞了几十年的中小学素质教育,但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艺术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基础,就连学前教育这样的非艺术专业也很难谈到满意,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遇到很大困难,首先是音乐基本能力水平差距过大,五音不全、不识简谱线谱、没见过钢琴的学生,同业余器乐或声乐十级的学生按专业划为一个教学班,这种情形怎能一个分类施教或者区别教学解决得了。其次是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教师面临着各种教学考核,这就势必造成在音乐技能教学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往往在学生还没有受到良好音乐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就开始进行键盘学习和声乐学习,结果学生只是掌握了应付考试的曲目,简单机械地毫无音乐艺术美感地完成所谓学习任务,根本不能达到承担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要求,更枉谈愉悦身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进一步的教师职业持续发展,这种忽视音乐素养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做法其危害不言而喻。


教育专业论文篇9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不难看出:①其具体内容与组织形式仍旧较为单一,通常仍旧通过集中实习、委托形式以及分散形式进行。安排实习的时间不足。②实习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功仍旧不够过硬,无法掌握丰富的设计教案能力,语言表达欠缺合理性,无法良好地制作教具,不具备综合型弹唱、创编舞蹈技能的能力。一些实习生在进行教育实习阶段中,不能契合幼儿心理特征,进而导致了一定的沟通障碍问题。③理论以及实践无法统一,实习生不能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④在实结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即较易受人为左右,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不同均会导致评定成绩的不同,有失公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科学策略

1.提升教育实习课时比例,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对自身基础教学技能的验证以及全方位地体验实际教学生活,均需要充足时间的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教育实习的课时比例,令教育实习全面渗透至教学计划的全阶段中。大一阶段可引导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大二阶段可安排学生在幼儿园展开教育见习,在大三阶段可引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进入大四阶段则应组织集中性的实习任务,进而令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幼儿园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核心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态度,意识到教育实习环节的核心重要性。实习生应在实习前做好充足准备,将该过程作为校验自身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强化耐力以及适应力的训练。例如,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幼儿园参观实习,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校期间,学生应有效应用各类资源,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应扩充知识面,进而有效应对实践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因此,实习生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锻炼。应注重各类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实习生应注重综合艺术技能的学习,例如唱歌、琴棋书画、舞蹈、讲故事等。同时应强化语言表达技能、组织能力以及游戏编创能力的锻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幼儿园实践工作,展示自我才能,实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

2.丰富实习内容与组织形式

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果,应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丰富组织形式。在知识教学层面,应增加实用性内容,例如,幼儿园教学法、游戏设计引导、活动安排、卫生保健等。另外,还应扩充素质训练内容,如人际交往、教学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令学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能力训练环节应优化艺术技能训练,配备齐全的实习用具设备。课程组织形式安排上,应引入虚拟场景训练模式,开创更加真实形象的实习教学环境。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将形成丰富体验,并产生不同的问题,进而可激发其智慧,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

对于评价内容层面,不应单纯地将完成实习之后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视为唯一标准,而应注重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实习态度、职业情感、不断进步的空间等。对于考核管理以及评价主体层面,应将学校评价作为核心主体,开展实习单位评估以及实习生自我评价。另外,应将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中的成绩同其取得的学分以及毕业证书有效的联系挂钩,进而令学生真正地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应合理地制订综合评估量表,提升评价管理可执行性。

三、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3]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4]袁广林.论高等教育改革应转变的几种观念[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张秉福.关于高职实施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1).

[6]周彦兵,童山东.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7]黄睿.可持续发展观与高职人才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8]李景奇,秦小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契机与误区[J].城市发展研究,1999,(3).

本文关键词:教育专业论文十篇,资料文库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怀化人才网 湘ICP备2022000165号-1

地址: EMAIL:2053886994@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